2015-08-06 09:50:58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 日前,京东公布了京东到家从成立到现在业务发展情况,包括主要城市业务量以及众包物流发展情况。其中特别提到了京东健康的上线,众包物流或将成为独立品牌。
基本情况
本次业务媒体沟通会上,京东公布了京东到家的相关情况,截止7月底京东到家开通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中北上广三地日均单量超过5万单,合作方包括本地商超,连锁菜市场等。5月14日上线京东众包物流,派送员覆盖多个层面人群,包括公司白领、大学学生、互联网工作者等,甚至包括社区大妈,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申报配送员。现共招募快递员超过5
日前,京东公布了京东到家从成立到现在业务发展情况,包括主要城市业务量以及众包物流发展情况。其中特别提到了京东健康的上线,众包物流或将成为独立品牌。
基本情况
本次业务媒体沟通会上,京东公布了京东到家的相关情况,截止7月底京东到家开通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中北上广三地日均单量超过5万单,合作方包括本地商超,连锁菜市场等。5月14日上线京东众包物流,派送员覆盖多个层面人群,包括公司白领、大学学生、互联网工作者等,甚至包括社区大妈,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申报配送员。现共招募快递员超过50000人,扩张到13个城市,日均派送量超2000单,月增长速度为219%。
发展过程
京东到家成立于2015年3月31日,为京东独立全资子公司,王志军为负责人,直接向刘强东汇报负责。此前京东就已涉足过O2O,2012年接入满座网,嘀嗒团,拉手网等团购网站,2013年5月与联想签署合作,在3C领域试水O2O战略。2014年3月京东联手多家便利店和系统厂商公布了零售O2O战略。而今年的京东到家明确了O2O业务方向,以生鲜,超市产品,鲜花,外卖等生活服务类为切入点,将到家服务作为服务核心。
创立初衷
依照京东商业发展模式,其认为越接近用户的商业才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最初的电商销售到O2O试水,再到今年上线京东到家,高频消费是京东发展O2O最重要的动机。以三公里两小时为要求,京东到家想要体现了“快速送达”,“高频消费”等特点,依靠快递优势提升消费体验。
相比较之前的电商业务,到家更像是京东在O2O风口的顺势发展,快消品以及生活服务相对于其他商品拥有更大市场,其中的商业模式也拥有很大想象空间。在谈到货品自营问题时,京东到家曹伯表示京东并不认为京东的商业是分线上线下的,在未来这种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肯定会发生融合,而京东到家现在的货品与服务更多是由门店及合作企业提供,没有考虑过自营商品。
平台业务
此前刘强东在内部讲话中提到过京东O2O的三大战略:满足产品(Product)的场景化消费;高品质低价格(Price);针对个性人群推出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ed Service)。通过三大战略的解读不难发现,京东的核心思想最终呈现的服务就是京东到家。此次沟通会上京东到家负责人也透露未来将会开放平台,接入更多的线上线下商家,从食品到商品,从美业到按摩,“到家”将是京东到家区别于京东商城最主要的点。
京东到家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商家制定不同的合作方式,以联盟的形式聚合本地商户,京东以组织者身份对接各地店铺,以门店作为合作仓储,由京东到家完成交易和配送。
沟通会现场京东健康到家负责人邵清也表示8月4日上线的健康到家将是未来京东到家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到家将提供包括医药,营养保健,医疗器械,情趣计生在内的多个品类,打通社区O2O医疗服务。在谈到隐私问题时,邵清表示京东已在开发全覆式包装以及安全条,快递员并不清楚运送的货品是什么,以此来保护用户隐私。
众包物流
众包物流是伴随京东到家一并上线的物流业务,任何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可以申请参与京东众包快递员,每单6元为回报。上线近三个月,众包物流已发展50000多个众包快递员,拓展到13个城市,相比较传统物流人员的搭建,在速度上确实惊人。
与原有京东自建物流不同的是,众包物流的参与人员并非职业快递员,其业务模型为“社会人士利用闲散时间参与快递配送,提升物流效率与速度”。邵清表示,京东到家现在的目标是三公里两小时,而在未来将追求三公里一小时甚至三公里半小时的高效快递。
有意思的是,主办方当场下了两箱Rio鸡尾酒订单,经笔者计算送达时间为33分钟。在询问快递员是全职还是兼职时,其回答为全职快递员,而兼职的众包快递员是否也能完成如此高效的配送仍存疑虑。
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中也表示,京东众包物流未来或将成为独立品牌,独立于京东到家之外。京东众包物流是否面向社会物流业务,未来值得关注。京东拥有强大物流搭建经验,众包物流模式是否也能形成成熟有效的模式,有待市场和时间的考证。
基于以上情况,京东到家面对的困难如下:
1、如何解决众包物流人员的管理问题,此前亿欧网曾发表过京东到家测评京东到家测评和京东众包物流深入体验的文章,可以看到的是众包配送在管理和送达效率上相对于自有物流人员仍有差距,针对的物流配送人员和业务模型都过于理想化,执行层面还要细化提升。
2、平台联盟的建立聚集了强大的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细分领域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在此类企业已经完成渠道建立的情况下,京东到家平台的扩张或将迎来强有力竞争,而平台是否能产生足够持久吸引力亦是京东到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O2O行业大风口下,顺势而为很重要,京东到家高速发展的同时亦要及时优化模式,制定更高效,商业模式更持久的O2O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