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4 13:36:40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互联网+”正在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特别是在电商物流领域。受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拉动,电商物流已出现全新面貌。
“互联网+”正在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特别是在电商物流领域。受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拉动,电商物流已出现全新面貌。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52%。
但总体而言,我国物流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亟待转型升级。我国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物流能力指标(LPI),我国物流能力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及与我国有相似资源禀赋的亚洲国家,但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
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上,随着手持终端设备的开发和移动互联网APP应用的不断成熟,物流企业内部运作信息达到同步,分拣中转、装卸运输、揽收派送等环节更加协同有效。同时,大数据应用使物流企业之间,电商与物流行业之间形成联动机制,物流公司能够实时掌握整个物流网络每个环节的“未来包裹量预测”和“繁忙度实况预警”。
物流的过程,是社会产品从厂商转移到消费者的过程,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物流的“动”,更重要的在于解决了如何“少动”甚至“不动”,这背后是商品流通体系潜移默化的转型升级。智能分仓技术将改变现有物流模式,做到货物“不动”数据“动”,从而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数据预测将指导商家进行库存前置,以成本最低的方式提前运输到消费地,待消费者下单后,再从最近的电商仓储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做到“订单未下,物流先行”。C2B模式、淘工厂等新事物的出现,标志着由消费者驱动的个性化制造正在崛起。近两年,“淘宝村”不断涌现,培育了大量的网商、服务商,带动了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吸纳了周边大量劳动力就业,形成了新的产业聚集、新型的城镇化,这标志着依靠工业经济下大零售、大生产为基础的产业布局正在改变。互联网带来三四线城市、农村消费的变化,扩大了物流覆盖半径和纵深。电子商务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村用户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与大城市居民同样的商品。互联网带来生产、消费、物流的改变,会构筑新的商业流通体系。
未来3到5年,随着高速铁路、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让物流更加“智能化”,这些都会给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