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08:57:51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 谢谢大家,今天下午来到这样一个会场。实际上在来的路上我发现一个好玩的事情,整个上海在每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都有一堆快递,拿着各种各样的箱子,有的人在十字路口还跟快递打招呼。可能说今年整个经济现在最旺的应该是快递行业,因为各种各样的货物以越来越零散的方式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但是今年应该说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行业20年来最痛苦的一个年份,为什么呢?以上海为例,如果今年第三季度所有的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50%的企业和去年一样多的话,剩下50%的企业订单萎缩量大概在70%左右,所以我们说更多的挑战即将开始。
谢谢大家,今天下午来到这样一个会场。实际上在来的路上我发现一个好玩的事情,整个上海在每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都有一堆快递,拿着各种各样的箱子,有的人在十字路口还跟快递打招呼。可能说今年整个经济现在最旺的应该是快递行业,因为各种各样的货物以越来越零散的方式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但是今年应该说也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行业20年来最痛苦的一个年份,为什么呢?以上海为例,如果今年第三季度所有的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50%的企业和去年一样多的话,剩下50%的企业订单萎缩量大概在70%左右,所以我们说更多的挑战即将开始。
我先介绍一下运去哪,运去哪是一个国际物流行业的电商交易平台,我们知道互联网行业经历了C端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从今年的年中或者年初更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B端企业,我记得在过去的两个月之前,有一个跨采的会议上碰到一个德国的企业家分享了一个问题,说中国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很关注互联网,但中国很多实体制造业企业家也非常关注工业4.0,但他们的角度认为中国从互联网过热的一种经济转向非常理智偏重制造业偏重经济本身的实力过程之中,跟工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作为互联网+的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认为制造业不可能很快的从互联网的大潮中直接奔入工业4.0的发展,更高效的关于人和贸易和信息流和物流之间的连接更有助于这样的一种转型。
既然我们说到国际供应链物流,我们说在座的各位其实大多数会知道一个货物是怎么样从中国的仓库到达中国的干线仓库,一直到村级或者乡级,我们怎么样让一个快递到达我们的手中。但在国际供应链领域,更多的业务实际上我们碰到非常多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价格不透明,附加费琳琅满目。但这一点上可以打一个比方,一个货物从中国去往美国某一个郡,不管海运还是空运都要经历过物流和单振流(音)两个互相交织的业务过程。这个过程中间,基础的费用是清晰的,是明确的,我们的客户很容易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找到这样标准的收费。但我们知道国际供应链物流跨越的是国镜,它要在不同的经营企业之间流转自己的货物流和信息流,这直接导致大量的费用和大量的事件是无法在这个物流方案制定之初完全可以预料到,大量的意外费用就会导致,货主或者发货人最终对自己的物流成本失去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说,就会导致主费用越来越低,附加费的项目多、收费乱,成为众多物流企业隐秘的收入来源。
同时一个货物从中国运往国外,因为环节较长,价格随着供应链每一个节点的传递势必会有更多的增长,这一点上来说传统的外贸企业,也就是真正对国际物流有需求的企业,它和真实的海运承运人之间经常会有几级的代理人关系,我们叫1+1+1=1。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为代理人来说是收到货主的委托,来完成这样一个国际物流的方案制定和执行。但实际上不同的代理人之间,他们传递的主要服务是来自船公司运输的一个产品,同时对接的是外贸企业和船公司互相之间的需求和要求,而彼此他们在中间传递的更多只是信息流,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因为代理关系的延伸增加自己的服务价值。同时他们一方面增加了信息传递的流程,产生了更多的信息缺失,同时也会导致操作成本的成倍上升,这一点也是我们运去哪所看到的这个行业一方面的问题。
超过95%的外贸企业在中国通过不少于2家的货运代理人进行定仓,打比方来说在中国总共有20万家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占全球货物代理人人数的50%。另外一方面以大家了解到的一个货物要清关,需要有报关行,清关代理人。在全美只有157家报关代理人,但在中国有接近7千家,可想而知这中间大量同质化的服务,首先要从这7千家中搜索符合自己要求的供应商,和在157家中找到一家合适的供应商并且建立长期的联系,这个在采购过程中它的复杂程度需要专业人士,中国发货人找到一个好的供应商它的代价是非常之高的。因为这个中间过程的信息传递非常较慢,导致真实的外贸企业,也就是制造商或者贸易企业,和海外的收货人之间他们的信息极度不对称。我们行业内有一个比方,一个人越是离实际的海洋运输承运人越近,那样实际上了解自己的货物信息越及时,但是反而对这货物最重要的两个人,收货人和发货人,其实他们很难一目了然直观的找到自己的货物正处于谁的运输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它何时能到达这次供应链物流的目的地,在这点上来说需要一个互联网化、信息化的平台来为大家解决类似的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从事没有国际供应链物流行业这么多人组成的一个行业,一般货物从出运到最终到达目的地最少需要三方代理人的企业之间的传递,在每一个企业内部,从文件到单证到财务,到实际的一些运营管理的角色,实际上是大量的人和人之间基于订单关系的组合,既然有这么多人参与,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专业化的人如何能确定足够多的订单,我们在中国二十万家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实际上来说每家企业的平均规模5~15人之间,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我在2007年去墨西哥参加国际物流展会,一个德国企业的创始人,他的父亲创建了这家德国的物流企业,我们两个打了一个赌,赌之后我就认为不可能超越他,他说你这辈子可能达不到我德国的企业,无论你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我的标准,我说为什么,他说对于中国的物流企业来说你要打败我需要在世界上建立147个分公司,而我只要在中国开一家分公司。我认为国外的物流企业的网络化的布局,包括它的专业人才,在中国去做一个物流企业的话,一个分公司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的是你能不能招到专业的经理,在这一点上如何让这些专业人才更高效的管理这么多订单,提高单人的订单管理量也是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这里有一些数据,在中国物流企业一个企业单人处理物流订单,每人每月89票,在美国这个数字是215票~230票,意味着中国企业要花更多的人力才能处理美国或者德国相应的订单数,而在中国不管是上海、广东、深圳我们的人员工资正在以更高的速度成为企业不可承受的负担,所以这一点上来说传统企业走到了一个必须提升自己效率的十字路口。既然互联网在中国今年,应该有很多人从年初到现在不断的提起,在7月份之后我们说互联网有一个冬天,或者有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其实运去哪一直以来秉承的原则是互联网本身不会为具体的行业带来任何的价值,互联网的价值一定是从优化中所获得。因为互联网不管是在服务业还是制造业,它所起到的作用永远是信息纽带,是一种效率的工具。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认为去除中间化和提升透明度是运去哪展现或者创造自己价值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政策窗口期,我觉得今年的政策窗口期,可能年初的时候总理的工作报告中看到了互联网+,别的行业我不是太清楚,我发现其实给行业带来的实惠并不是像我们想像那么多,但在中国的国际物流行业确实感觉到了来自政府最大的一方面的改变,这个改变在中国叫清关行业的通关一体化。传统意义中国清关从1979年开始,一直是由纸面操作为主,电子操作为辅,一直到今年的2015年的1月1号实际上大多数的报关都必须是在海关的线下窗口进行,但我们的总理我们的海关政策已经非常透明的宣告,从2016年的1月1号起所有的中国企业将会在任何一个口岸选择去其它口岸进行报关。打比方说一个新疆的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完成从深圳口岸的报关申报的一体化,而不需要派进任何人员,不需要寄送任何的纸制单据,在这一点上政策给到了国际物流行业,也给到了像运去哪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实现电子化和电子订单化的政策保障。
我们应该说是中国首个国际物流服务电商交易平台,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区分。今年电商很火,有各种各样的电商,但最火的应该是海外代购,我们叫它物流电商。但倒过来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供应链电商,他们是To C端的,在运去哪的接触领域里我们不会为C端任何的用户直接输送货物、产品,我们服务的对象只是制造业的企业和中间商、贸易商以及其它相关的企业法人。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向这些企业国际物流的管理部门或者供应链管理部门提供一站式的国际物流服务,实现在线交易。
从2005年也就是今年的2月1号起我们的产品上线,我们首先完成的一个任务是连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从工厂一直到航空公司和船公司的码头、船边的服务,为什么选择这个服务为国际供应链物流这条长链的起点?我们发现中国虽然占到世界上50%实体商品的交易,但对广大的海外的收货人和采购商来说,中国本土物流的不透明性远大于主要的跨境段的国际物流,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的拖车为什么不能及时到达码头;中国的海关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环节,并且给不出具体的时间何时能放行;中国的仓库内装是什么情况,而此时国外的收货人已经为中国企业制造的货物支付了定金,他有权利也应该知晓自己货物从自己所选定的工厂到码头边这样一段国际供应链物流的内陆端的服务。
到今天为止,运去哪可以向海外的、中国的收发货人提供从华东、华南、华北三个中国大型的出口基本港,所有的拖车、报关和仓储服务,所有的这些服务我们给到的一些承诺是,首先是运去哪改变了这个行业的服务型企业收差价或者以差价为自己的核心利润的盈利模式,我们所有的价格直接对接到实际的服务提供方,比如车队的司机,报关行的报关员,仓库实际拥有者的管理者。而运去哪在这中间收取的是服务费,这样的直接对接导致了中间流程的缩短,导致运去哪会真实为收发货人提供真实的供应商状况,因为我们收取的是收发货人支付的信息服务费。
这是运去哪的线上平台,从中国出发前往世界上六千多个目的地,总共七百多条航线的航线价格,当然这其中大多数的港口现在还无法提供上百个供应商和航线给大家选择,但是我们可以给到的承诺是每一个有价格的门店,我们的供应商是经过筛选的,我们的客户可以放心的直接下单,我们运去哪对货物进行承诺,通过运主可以通过类似的网页把需要运输货物的要求发布到运去哪平台上让真实可信的国际物流商选择是否接受这样一个订单,同时我们已经把纷繁复杂的中国的很多的价格标准实现的在线计算直接生成订单,便于大家在订单成交之前比较价格、比较服务。同时我们提供的后台,也向专业的国际供应链和物流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日常工作的后台,在这里可以管理自己所有的订单,和所有订单招标的发布,招标结果的反馈,订单类型状态的跟踪,他再也不需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向自己的国际物流服务提供商询问自己订单的状态,可以直接通过后台查询到货物进展的状态,在每一个信息处理的节点结束之后,他可以去下载原先需要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向物流方索取的相应文件也会出现在每一个订单之下。
通过八个月的积累,运去哪积累了相当一批专业的客户,比如上海风清化工(音)上海华东区最大的食品添加剂企业。这样一批愿意优化自己供应商管理能力,优化自己的订单管理水平的一些制造企业也正在选择运去哪。同时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我们积极的开拓与外贸方的国际B2B电商平台的合作,因为我们希望运去哪能成为这些B2B平台物流方面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作为一个示范的产品,大家可以看到外贸方,直接把运去哪作为贸易订单撮合成功之后直接跳出的物流选项同时我们也已经跟外贸方开始的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合作,由外贸方控制货物的交易实体贸易的情况,而运去哪为他提供仓单和物流运输的反馈和保障,真正做到知道订单如何,知道货在哪里,真正意义上可以为B2B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的物流方面的支撑。
运去哪2014年10月份获得了A轮融资,同时经过一年的发展总共注册的实体企业数接近3万家,这其中2.6万家为制造业企业,应该说是我们这个行业制造业企业最多的一个互联网平台,因为运去哪的理念是我们不撮合中间商和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我们只撮合真实的服务提供方,只要是服务提供方,小到一个车队,运去哪也会把它影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但如果只是一个中间商,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找更多的直接服务提供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