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9:00:25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这里,不只是服务区
顾客在九华山服务区用餐。
天门服务区超市货品丰富,摆放整齐。 临河新服务区
这里是服务区。在全国超过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它们点缀其间,服务公众出行。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哪怕身处偏远地带,也会有一个温馨驿站,让你能加油,可饱餐。
这里不只是服务区。有美食,可赏景,既能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又能作为客流中转地。多元化的经营,让服务区不知不觉已成为路上一景,成为一座城市的窗口。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发展的蓝图该如何描划?身处一线的服务区经营者们已在行动。美食、美景、休闲、旅游宣传……以提供更为舒适的出行环境为宗旨,服务区正在探索实践中破茧蝶变。——编者
内蒙古
走一段路 领略一种风情
领着爱人、孩子到内蒙古自驾游的周福庆,从南京出发前,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用他的话说:“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不带够吃的,饿了怎么办?”
然而,这一路上,老婆、孩子都在埋怨他自讨苦吃。离开内蒙古之前,在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榆林服务区,老周不得不腾空后备箱,因为家里人都在催促他给家里带些牛肉干、奶制品等内蒙古特产。
近年来,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服务区分公司着力打造“草原温馨驿站”品牌。在成立后的9年时间里,服务区分公司先后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没什么可吃,到有固定餐饮场所;从简单吃点什么到能吃上热乎饭菜;从饭菜品种单一,到各类菜品花样繁多。
菜肴里的传说
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经营皮草生意的徐庭富,是浙江海宁人。他的业余爱好是自驾游,内蒙古中西部他几乎都去过。而且,他还有一个爱好——特别喜欢在服务区用餐。因为各个服务区所处地区不同,烹制的菜肴也各有特色。而各种菜肴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些颇能反映各地民俗特色的传说或故事。
在包头以西的某个服务区餐厅里,徐庭富可以从一口浓重河套方言的厨师口中,听到若干年前“走西口”的人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在哈素海服务区,徐庭富听着土默川千百年来一幕幕群雄逐鹿的故事;在赛白线的服务区里,各式蒙餐菜肴又体现着马背上的民族饮食文化的厚重与深沉。
久而久之,徐庭富真的了解了很多原本闻所未闻的知识。他说:“其实,这就是一种高速公路自己的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完全有别于坐飞机、坐火车的体会。走一段路,吃一种风格,领略一种风情,感受一种情怀。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风情餐饮一条路
跑运输的姜树林在京藏高速公路兴和服务区停下车来。他打算好了,如果餐厅价格过于昂贵,就绝不挨宰,还是去买泡面充饥。但看到自助式餐厅里琳琅满目且价格便宜的饭菜时,姜师傅选择坐下来大快朵颐。
以“草原温馨驿站”作为自身品牌的内蒙古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在让曾经以“吃不好”、“吃不饱”而著称的漫漫旅途,一步步变成饱含温馨、文化气息的美食之旅。
2010年,服务区分公司率先在国内与餐饮行业进行深度合作,与内蒙古餐饮协会共同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高速公路服务区专业委员会,持续开展了打造“内蒙古民族风情餐饮一条路”活动。
一方面,根据服务区所在地民俗文化,研发特色菜品,在每个服务区推出拿手好菜,受到广大司乘旅客的欢迎。另一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所在地域的特色资源、历史文化等情况进行宣传介绍,丰富服务区餐饮服务的文化内涵。同时实施品牌化、差异化经营,促进服务区整体餐饮水平提升,打造内蒙古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的“名区、名厨、名菜、名牌”,服务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如今,千里草原上的这些服务区,早已脱离了古往今来那些让旅客驻足休息的简单的“驿站”概念,舌尖上的服务区,见证了内蒙古高速公路不断追求卓越服务品质的人文情怀。现实中的草原温馨驿站,正在让人们的草原之旅,升华为唇齿留香的美食之旅。
湖北
休整之处变休闲之所
过去,人们选择高速公路出行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时间,以尽快抵达目的地,因此,以往的服务区只局限于满足加油、餐饮、超市和汽修功能。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自驾游的发展,司乘人员希望在一段时间的驾驶后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服务区内停留的时间也延长了。司乘人员除了需要在服务区内加油、进餐外,更希望能在服务区内住宿、休闲和娱乐。湖北交投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服务区公司”)结合高速公路网和公众出行特征,发展多元化新项目,将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造成了休闲之地。
自2013年10月整合全省服务区资产以来,服务区公司一方面对陈旧不合理的功能区进行改造升级,大幅提升硬件环境,使之更人性化、更舒适方便;另一方面抓紧改变服务区千篇一律、功能单一的经营项目,大胆采取多元化的招商手段,实行差异化运营,提升服务区休闲功能。如湖北汉十高速公路孝感服务区增加电动按摩休闲区、特色风味餐厅、户外小吃商亭,武当山服务区推出旅游酒店、特色有机鱼馆,随州服务区建设廊桥空中餐厅,天门服务区推出湖北蒸菜馆,极大丰富了经营特色。这些举措,让过往司乘人员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也让服务区成为休闲好去处。
(作者系湖北交投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中心主任 、副主任 王春华 王立武)
安徽
特色经营迎客来
通讯员 马强
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
铜黄高速公路九华山服务区在营收上有了意外收获:车流量较去年下降一成多,但营收却反流量实现了增长。
“其实不矛盾,服务质量和环境好了,会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安徽交通集团驿安高速开发公司(下简称“驿安公司”)总经理沈阳说。
向特色、便民要效益
九华山服务区车流量中等,地处旅游热线铜黄高速公路中段,驿安公司经营的21对服务区里,近一半与其车流量接近。据了解,这些服务区均处于盈利状态。
秘诀在于提升服务水平。九华山服务区融入现代理念和当地佛教文化,入口处是采用独特设计的佛教文化墙,吸人眼球,同时对便利店、餐厅等进行现代连锁快餐式的提质改造,引进优质蒸式套餐及特色小吃,还推出土菜点炒、佛教素食等。在经营上,通过集中配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举措,引进当地适销土特产,扩大选购需求。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并推出宝宝座椅、开水供应、行车指南等10多项免费举措,深受顾客好评。
据了解,驿安公司根据“一区一特色”工作思路,已完成所有服务区的提质升级改造,并结合路段特点打造了红色文化、徽派文化、佛教文化、航空文化、汉式风格等特色服务区,建立国内首个服务区候机楼,受到过往乘客的欢迎。
向管理、人才要效益
地理位置偏僻,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点多线长面广等原因,一直给一些服务区运营带来困扰。“特别是在车流较小、工作较单调的地方,更易造成人心不稳,服务难保证”。驿安服务区负责人许本德感同身受。
着力在管理和人才培养上找突破点,以人为本是提升服务区管理和效益的根本之路。
九华山服务区,实行标志、规章、流程、礼仪、服务和考评“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推行品质管理、“神秘顾客”暗访和季度考核三重措施。据介绍,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旅客对该服务区服务态度、产品质量、环境卫生、服务项目的平均满意度分别达92%、93%、98%和91%,均超预期目标。
在九华山服务区,有两个名字经常被提到,他们是80后管理员董宝龙和水电工唐义军,两人通过自身努力,2013年成功竞聘为服务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公司提供这样好的平台,让我们有了希望,没理由不把工作做好。”两人说。
这个“平台”,就是驿安公司一套涵盖一线优秀员工转正、交流轮岗、内部培训、岗位认证、任职测评、“徽道传承 驿安唱响”系列活动等内容的员工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已有9名优秀服务人员被提拔为管理员,300余人次实现岗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