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2 09:05:34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中国采购发展报告:去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超10万亿
11月7日至9日,2014第五届全球公共采购论坛暨公共采购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本次论坛是公共采购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全球公共采购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众多公共采购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公共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到会,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采购组织以及国内各省、市、区政府采购部门、事业单位、部队、高校、国企和跨国公司的1300余名嘉宾参与。
我国物流成本明显偏高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8.0%,是美国8.5%的2倍有余,物流成本明显偏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日在武汉第五届全球公共采购论坛上发布了《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
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相比也偏高,例如印度为13.0%,巴西为11.6%。
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对中国的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
制造业排名中国第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未来5~10年依然是全球重要采购中心。
报告援引国外调查指出,当前及未来5年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国家为中国,德国名列第二,美国紧随其后,日本位居第十。全球受访首席执行官90%同意或非常同意中国在当地劳动力的成本与可得性方面极具竞争力,印度该比例为87%,巴西为70%,美国为39%。
劳动力与原料价格仍具优势,以及健全的供应商网络、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等,使得中国在全球采购中的地位突出。
报告指出,中国产业迁移外包趋势日益明显,这促使中国企业更快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在7日开幕的第五届全球公共采购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