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凸显了物流作为生产配套性服务业的特点,体现出对物流产业发展规律的尊重;“多式联运工程”的提出,体现出《规划》对提升
“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凸显了物流作为生产配套性服务业的特点,体现出对物流产业发展规律的尊重;“多式联运工程”的提出,体现出《规划》对提升物流效率的系统考量;“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程”的提出,脱离了就物流而物流的单向思维方式;“城乡物流配送工程”的提出,体现了《规划》致力于抓住城镇化机遇,同步布局城市物流的超前思路……
记者采访了解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物流企业无不欢欣鼓舞,对利好政策给予高度评价,对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充满期待。
《规划》更重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相较于‘十一五’中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十二五’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规划》更具主动性和系统性,提出将物流业与交通、邮政、农村等国民经济有机结合,强调打破区域局限,由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疏通全国物流血脉,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节约物流成本等以结果绩效为导向的指导政策很具有现实意义。”三明市运管处办公室主任林辉对记者说。
福建兄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登辉认为,与之前出台的政策相比,《规划》更加明确和突出了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重点:一是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做大做强和支持龙头企业;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当地出台政策,这些都是制约物流业发展最突出,对于物流业提质增效最有效的问题。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在宏观上为我国物流业提供未来发展的蓝图,将物流业上升到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高度,这种重要性有别于其他行业的GDP贡献,更多的是对制造业及电子商务的服务作用。陈登辉认为,《规划》的出台,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为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
而在传化公路港物流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规划》在以往政策、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更加深入,部署更加系统、全面,再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凸显了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同时表明了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信心与决心。
聚焦难点期盼更接地气
“对于企业而言,我们希望相关内容越具体越好,但《规划》的宏观特性是国家层面、以及国情、市场现状使然。这种情况下,我们期待作为《规划》配套的‘三年行动计划’及早出台,让《规划》更接地气。”传化公路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传化公路港作为公路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最关注的就是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密切相关内容的落实,比如物流园区工程、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平台工程、物流新技术开发应用工程,以及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同时,对于与传化公路港建设运营相关的其他内容,比如标准化工程、多式联运工程、城乡配送工程等,传化也希望各省市从产业和行业实际出发,制定更加具体和有力的措施与办法。
“营改增”后,运输与仓储等物流服务环节税率没有统一,税负普遍增加,此次《规划》明确了“减轻税费负担”。林辉希望下一步能够具体明确如何减轻税费负担。他建议将“货物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合并,设置统一的“综合物流服务”税目,执行6%的统一税率,以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根据福建兄弟物流有限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实际经验,陈登辉告诉记者,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针对国际货代业的免税政策正式文件,建议将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延期到2020年,建议出台个体运输业户代开增值税发票的补充规定,税率可参照小规模纳税人。他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时能够同步出台配套的政策解答和可操作性实施细则,统一和规范地方税务机关税务处理标准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