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物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脉,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虽然物流业不管是整体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 国
物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脉,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虽然物流业不管是整体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规划的出台不仅有助于降低物流业运行成本,提升经济发展效率,还将为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中国物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顽疾”,跑运输不仅要面对高额的过路费和油费,还可能遭遇同行的竞争性压价和检查部门的罚款。物流费用高、基础设施薄弱、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迈向更高层次的障碍。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近年一直徘徊在18%左右,这一比率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经济“血液”的流动。
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首先就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
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服务和联通千百万企业,方便和丰富广大群众的多彩生活。
要通过种种手段,让我国的物流业“脱胎换骨”,从而让经济“血脉”顺畅流动,推动经济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供应链管理被认为是促进物流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刚刚通过的物流业中长期规划把“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当成了重点工程之一。制造企业通过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从前端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再到货物运至销售点,所有物资流动经过信息化处理后,产品库存大大减少,资金周转加快,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