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深圳物流行业开始不断变革。信息化、智能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成为智慧物流的标志。 随着社会对专业化、智能化物流需求不断扩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深圳物流行业开始不断变革。信息化、智能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成为智慧物流的标志。
随着社会对专业化、智能化物流需求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深圳物流企业发展、行业升级转型的核心力量,而能否通过建设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来提高资源外部整合效率及企业内外部的协作性,降低社会物流整体成本,成为深圳物流行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现状: 深圳供应链领军中国现代物流业
深圳现有物流公司超过1.5万家,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数万家。2009年至2013年期间,深圳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由789.53亿元增长到1445.62亿元,年均增速16.32%。深圳一跃成为全国少数几个物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城市,城市物流产业规模仅次于上海,稳居全国第二。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制造业的转移,深圳物流企业业务调整的动力增加,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专业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物流需求不断扩大,物流业、贸易业和金融业等多种业态加速融合,供应链管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逐渐成为物流行业新的增长点。
经验: 信息技术成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连昕认为,通过深入的行业分析发现,成功的物流企业对七个领域的关注度最高,包括自身业务网络布局、运输和分拨能力建设、客户服务、深入研究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信息化建设水平对物流企业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供应链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重要的服务手段。不论是为客户提供订单处理、物流、通关、库存管理,还是金融支持,都必须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满足内部快捷高效的管理,以及与客户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和协同运作的要求。
挑战: 推动建设智慧物流平台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深圳物流业整体仍然是“大中小、散乱差结合在一起”,行业仍然存在货运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以及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压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深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接近15%,远高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9%左右的水平。如何搭建更智慧的物流平台,以降低整体物流与供应链成本,依然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目前深圳各物流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平台,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每个物流企业都愿意实现资源外部整合,但是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单个企业往往难以独立完成。需要政府共同推动搭建智慧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