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利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3-2014)》下称《蓝皮书》 把脉“十八大后的流通发展局势,指出随着市场地
5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利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3-2014)》下称《蓝皮书》 把脉“十八大后的流通发展局势,指出随着市场地位和职能提升,流通业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流通业发展面临的“六位一体、全面改革,国家治理、均衡发展”的大势。所谓“六位一体”即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形势、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是中国式改革的全面推进;也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均衡发展起步的标志。在全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的定位和职能发生了改变,流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此背景下,流通业的发展将进入新局面,流通业将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二次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
《蓝皮书》预测中国百货业在同质化竞争和电商入侵、运营成本上升等的压力下将加快转型步伐。在这部分,《蓝皮书》指出,在同质化竞争加剧和电商的入侵下,经营模式以联营为主、收入结构以佣金为主的中国百货业发展遭遇了寒冬。目前,在同质化竞争、运营成本上升、职业买手匮乏以及电商入侵的压力下,中国百货业发展呈联营向自营模式转型、加快自身电商平台建设、细分市场、加强品类管理、积极布局三四线城市、拓展全渠道销售的趋势。
《蓝皮书》指出,中国电子商务进入O2O时代。电子商务不是虚拟经济,它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是实体经济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商务应用,是商务实现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过去,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品融合方面,即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交易的产品来源于实体,但在运营上二者相互独立。近年来,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融合模式不断拓展、深化。如: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线下扫码、线上下单,线上关注、线下体验和购买,线下宣传、线上下单,线上新品测试,网络身份与线下会员身份融合,门店WiFi建设,产业带上网模式等。可以说,目前中国商务正在走进线上线下深入融合的O2O时代,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将进入相对成熟期。
《蓝皮书》指出,构建流通发展指数是评价和研究中国流通发展的基础。《蓝皮书》中的《建立中国流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设想》部分指出,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能力与带动效应,其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是国民经济的先导和基础产业。流通业已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的一项经济任务。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流通业发展滞后和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特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流通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尤其是如何评价我国的流通发展水平的研究。只有对现阶段我国流通发展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发现流通发展中的不足并为今后的流通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选择上提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因此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流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是研究我国流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