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1 09:05:38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在5月23日 物流+金融 跨界·创新 上海高峰论坛上,经纬中国的黄云刚先生以“投资人看创业者”为题做了分享,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上港集团战略研究总经理 丁嵩冰先生
分享嘉宾:经纬中国 黄云刚先生
丁嵩冰:我不再多说,赶紧把话筒转到我们第一位嘉宾,经纬中国的黄云刚黄总!
黄云刚: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上午我没能来参加上午的会,听说很精彩,非常遗憾。自我介绍一下,其实这个PPT,是我之前参加另外一个活动,简单的改了改,我等一下讲这个主题,可能会变一些。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和经纬创投的情况,我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的VC,可能跟上午大家讨论的银行、保险不太一样。VC在过去几年,最近两年,还在物流行业里面做了很多的布局,此前其实大家接触到VC应该不会太多,因为最近几年的大趋势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慢慢的在改造每个行业,直到最近几年彻底的渗透到物流行业里面,大家才会感觉到投资、感觉到物流信息化发展得特别快。
其实这里面有两类人,一类是原来做互联网相关的,比如说腾讯、百度、阿里的一些产品经理或者高管,他们看到机会,觉得物流是一个大行业。另外一波人是原来传统行业里面做传统物流公司,不管是海运还是陆路的代理也好、中间的各种各样的角色,总之传统行业想触网的这波人。
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还是偏第一类,虽然我们是一个投资机构、VC,我们更多的看的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我们更擅长这类的投资,也更加擅长互联网在各个细分领域里面怎么样改造这个行业。从这个角度,我去谈谈我们过去三年投了一些物流信息化的公司。在座也有几位老总来了,比如说大掌柜的以及OTMS(音)的段总,都是我们经纬投资非常好的企业的创始人。
我正式讲讲我们的看法。简单介绍一下经纬的情况,我们是08年1月份成立的,大家可能会听说过,我们最近五年在整个的VC行业,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里面,我们可能是最活跃的VC,没有之一。不能说是最牛的,但绝对是最活跃的。主要是投天使轮、A轮、B轮。天使轮是有一些想法,还没有做出来东西。我们在A轮里面的布局是最多的,比如说大掌柜和OTMS,我们都是A轮参与的,所以我们是非常喜欢在比较早期的阶段介入这种公司,帮助他们一起成长。我们的特点,决策比较简单,其实说得好听是简单,沟通、高效。难听一点我们比较屌丝、比较接地气,不像很多VC是西装革履、高高在上,我们是真的跟行业创业者一起讨论产品、讨论行业的。
我们每一个领域的投资都是非常系统的在做研究,比如说我们过去几年投的一些行业,比如说社交网络,投了陌陌、宝宝树等。比如说企业服务,投了十几家。O2O投了快的打车,等等。每个领域的我们的投资打法,上下游,系统性的布局,这样才能对这个行业看得更加清楚。我们每年的投资速度,去年我们超过了一百家,一年投资速度,平均大概60到80家,每个月同时在推进的,就是新推进的大概五到八家,同时推进的可能有几十家,每个项目做美金的投资,这个时间可能会得时间长一点。我们既投人民币,也投美金,专注A轮,更加擅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喜欢用互联网思维和团队去改造传统的行业。大概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是我们过去投过的一些还不错的公司,从里面抓了一些公司贴上来。有一些公司大家应该都听过,口袋购物,他们最近两年做了一个产品微店,非常好的C2C的微信电商。有陌陌,等等。最下面一行,其实是我们在过去的两年投的公司里面跟物流、跟运输相关的,包括快的打车我也写在里面了,是做个人的打车,现在做专车的业务,大家应该也都用过,甚至至少用了它的补贴。下面几家可能有一些听过,OTMS大家可能听过,TMS切入做社区型、运输型的管理平台。大掌柜(音),海运,跨境运输的平台。还有做同城的,云鸟,在北京。最后一个叫做笨鸟(音),做海淘的,也成长非常的快。
今天就以快的打车、OTMS、大掌柜做一个介绍,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一些思考。
这是我个人的情况,浙大毕业的,在腾讯做过一段时间的HR,做招聘的,跟投资也没有什么关系,偶然机会加入了经纬,开始关注投资、VC、互联网。过去参与投资的企业,代表经纬参与了快的打车、微店等。总体来说,我参与的领域有这么多垂直细分的方向,但更多的是在垂直行业的交易平台里面,物流是一个最主要的领域,当然还包括电商,还有企业服务。下面是我的邮箱、联系方式。会后大家对投资、互联网、物流信息化,我们可以深入的聊一些。
现在进入正题,不再经纬广告了。
我们投快的打车,在这之前,我们是2013年4月份投资的快的打车,在投打车软件之前,至少我个人接触过,大家讲的车货匹配的平台,这个在行业里面有人做十多年了,最早的老宅(音),今天很多人在做APP车货匹配的东西,通过嘀嘀、快的的模式。尤其去年一年,特别的热,有无数家公司拿到投资。我们看一看,我在接触过配货的模式之前,车货匹配APP,很多创业的方向、思路之后,我自己觉得物流的行业是一个非常相对不标准的,跟打车比起来。我自己先了一个打车,然后再投了大掌柜、OTMS。我们看互联网平台里面,改造传统行业,一定是存量市场,线下原来就有非常多的模式,只是怎样搬到网上来,存量市场越大,机会越多。第二个标准,这类的服务或者产品相对标准化,直接可以把它做成比较标准、容易理解、比较容易匹配的产品和一些行业是更有机会的。
这个角度,先投了打车软件,再投了代驾、洗衣,仔细的再投物流。投物流里面的逻辑,我们跟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我们更多的还是从物流行业的角度出发,真正去看什么样的方式才真正的解决货主、真正的解决物流公司的问题。
我们简单看一下打车软件的特点,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原来打车,路上站了半小时打不到,现在只要有钱,是可以打到,是颠覆式的体验。原来你想加钱,也没有人停下来,没有人知道你会加钱。这里面通过价格机制可以调节供需。货运市场,每年30%到50%的时间,货车在路上空驶,这浪费的时间和运力的成本比打车市场还要高。
我们看打车,其实它整个的标准和服务都是非常的简单、非常容易理解。我通常说为什么先投了打车软件?因为它及其标准。怎么讲?一个城市里面出租车的服务,肯定是小于等于四个人,肯定是一两件行李或者三五件行李可以放得下,肯定不会是两袋水泥,肯定不会是一个家具、沙发,肯定是非常简单,从价格机制来讲,也非常简单,每个城市有出租车、有自己的价格体系,每公里多少钱,而且支付也非常简单,C2C,每个人当场用现金、交通卡刷了。
但类比到物流的行业,整车运输市场里面,不光是货物运输服务比较难以标准,你的定价难以做标准,我们的支付也很难做标准。实际上大宗的交易,信任成本也非常的高,这些东西都是困难的。那怎么样做这个事情呢?很多人,尤其做互联网行业出来的,觉得我特别懂产品,仅仅只是指互联网产品,特别懂推广,知道怎么在百度上面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就做车货匹配,颠覆整个市场。其实这类想法,我个人觉得是比较危险的。我是比较看好,比如说大掌柜他们这样的方式,怎么样真正的帮到货主,真正帮到货代,让整个产业链是一个良好的生态,这类的方式我是更加认可的。
所以我们看打车和车货匹配的思路,其实是非常一致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投了快的打车,为什么不投一个货运领域的打车软件?我说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完全一样的想法看,这个投资是非常危险的。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说怎样分析打车模型里面的点,反过来可以指导我们看货运市场,这是我们作为VC特别大的好处,我们在招聘领域、房产、装修,各种各样的垂直行业里面我们都有经验,知道每一个细分领域,互联网在里面的应用应该关注什么,应该怎么思考,这反过来指引着我们很清楚的了解了物流行业的知识之后,反过来去做一些思考,投一些两年前,VC行业里面,不太懂原来物流行业里面的一些投资人,他们看不懂的一些东西。到今天来讲,大家欧比较认可。所以我们通常希望在行业里面做一些工作,能够比大家提早半步,发现好的公司,至少是半步。
这里面很多细节,看起来今天聊的非常简单,我也不一一读了。我们经常做完匹配以后,司机会逃单、爽约,乘客也爽约,这里面很多的情况,类比到货运市场、匹配里面,这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说货运市场里面更加复杂一些,我就不一一讲了。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会后再讨论,这一块我们做了很多的深入思考。
延伸一下,我们看整个物流行业里面信息化,今天这个主题还是聚焦在信息化这一块,如果是纯线下的物流公司,可能对我们来讲,我们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但如果物流行业触网或者做信息化这个方向,我们会非常感兴趣。这里所谓的O2O,不一定非常合适。总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怎么跟物流行业做结合,这里面怎么去看这个关键点。我把原来我们的理解去做一些整合和思考,总结了几点。
任何一个车货匹配、任何一个行业里面的连接买方和卖方的这种平台性的服务,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上下游。什么意思呢?物流行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点,上下游足够分散,货主、司机,供给方和需求方特别多。供给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你再做一个平台做撮合,你的价值非常的有限。第二供需关系交替平衡,我们做任何一个平台型公司的时候,都是买方和卖方,是双边的市场,循环的去上升的过程。比如说淘宝也一样,打车软件也一样,你没有办法说一下拉很多的卖家,买家很少。这样卖家觉得不满意,因为买家太少了。打车也是一样,不可能一下子把全中国或者比如说对于嘀嘀、快的来讲,刚进一个城市,不可能把一个城市所有车都拉上来,我应该先拉一部分司机,赶紧让一部分乘客,让这些司机有生意做,有了更多乘客,再拉更多的司机,大家比较满意的情况下,这个平台才能够转起来。没有说先把乘客叫上来,下个月再叫所有司机,这样的平台是不可能的。这个逻辑,怎么样让双方更加均衡的去增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服务的参照标准是什么,对于打车来讲,服务比较简单,可以做简单的标准,可以让大家去理解。但是在物流、整车运输里面,尤其车货匹配,其实服务标准是非常难做的,对不同货物的属性、不同的车型、不同的运输时间点,完全没有办法做这个参照。所以这一块是非常难去做的。如果我们今天整个物流行业里面的,比如说车型是非常标准的,我们运输服务、价格体系也是有标准的,那今天这个车货匹配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容易,当然还要解决信任、支付的问题,但最重要的,你服务标准的参照,标准化程度到底有多少。还有信任机制怎么去做,因为运货跟打车差得太多了,打车,只要有出租车牌照,安全性还是相对有保证的。
还有一个是交易效率,大家可能听不太懂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一下,在一个平台里面,买方和卖方都要有足够均等的机会找到对方,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态。如果一个平台里面,你会发现,做得好的司机或者做得好的卖家,总是做越来越好。做差生意的人,越来越差,这个平台永远是起不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淘宝每年都会打压一些大的卖家,让更多的小卖家有更多的机会,想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让所有人有一个交易的机会,这里面就是交易效率的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经常讲,其实打车模型里面,有一点比电子商务、比淘宝模式更加好的一点,交易效率是极高的,对平台依赖度是极高的。举一个例子,淘宝上面买了一个东西,如果你第二次去淘宝上面买东西的时候,因为第一次不知道买什么,到淘宝上面,通过广告,点进去以后,买了。其实淘宝是赚过你钱的,可以赚到钱的。如果第二次再买,不是通过广告,而是你直接通过收藏或者直接点了那个商品详情页,你就知道这个商品是什么。这个时候,淘宝收不到你钱的,但对打车模型来说,不会早上打了这个车,还把联系方式记下来,晚上回去的时候打车还打这个电话让这个司机接你,这不太可能发生。陌生的司机总是有更多的成交机会。反过来理解,用户、乘客,对单个司机的依赖性是没有的,每次要通过打车软件,但淘宝市场里面,不用每次都通过淘宝的广告点进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对平台依赖性越大,说明你平台价值越高。这里面可能有一点深。
剩下两个,你在IT壁垒上面做一些工作,很多人在讲,我们更多的是把产品做好,技术已经不是瓶颈了。但在我们过去看到的所有的互联网行业,在传统行业当中的应用,或者改造传统行业的时候,往往发生的情况,技术还是瓶颈。当你数据量非常小的时候,你的技术是不会成为你障碍的。比如说嘀嘀和快的在2014年春节的时候,两边后台都瘫痪,没有办法,瘫痪好几次,每次宕机半天、一天,非常夸张,对用户体验来讲是致命的,如果不是后面有那么多补贴,大家都不用了,开玩笑。
我们偏好什么样的创业者?对于物流行业,第一得有激情,没有激情,是做不了这个事情的。第二得有愿景,至少对这个事情有预见性和规划,而不是说我看到别人做,我就做什么。通过看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团队需要两种人,团队里面有既懂互联网的人,也懂行业里面的人,而且是缺一不可的。最好的方式,这个创始人懂传统行业或者互联网,但学习能力非常强,最后他能够变成两边的兼勇。比如说大掌柜和OTMS,两边的创始人都是非常懂互联网、懂SAAS、懂物流行业的,这是我们投资他们的基础,或者说我们最看中的一点。然后是执行力一定要强,在行业里面,烧钱的效果其实是很明显的,所有人都想融到更多的钱把你砸晕了,所以你的速度得比别人更快。
我觉得讲太深,在座很多朋友对我讲的东西不感兴趣。如果大家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会后再聊。
谢谢大家!
丁嵩冰:我等不及了,有一些问题我想马上就问了,其实今天来的,有很多是创业者,我相信他们都很想跟您这边取得长线联系。我真的有很多问题想问。大家有要提问的吗?
提问:黄总,其实我所在的公司目前正在做物流的交易平台,直截了当的问一下,如果跟您接洽,大概是什么样的流程?
黄云刚:这适合会后聊。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通常投资接触的过程跟我们投资操作的情况。我们通常是比较扁平的决策,比如说每个同事,包括今天我们有两位同事也到现场了,所有人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去研究行业,找好的创业团队。如果我们有一些接触的话,我们很快会拿一些信息,第二周,紧急的话可能第二天,甚至当天晚上跟资深的同事一起商量,然后去讨论这个方向或者这个事情、这个团队是否值得考虑。我们反映速度通常比较快的,比如说这一周四、周五、周六,下周一内部讨论一下,然后很快给一个电话。如果我们觉得不适合参与,可能当场就告诉你了。因为不希望耽误大家时间。第二,如果大家觉得有兴趣跟进,很快的反映过来,跟大家打电话,可能深入的聊。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周,有可能是一个月,因为周期不一样。
比如说碰到一些团队融资的紧迫性不一定很强或者想的不是很清楚,我们跟他一起慢慢的思考清楚。总之,从接触到决定要投资,这个周期短则,见面,第二天就可以。长则可能是半年、一年。决定要投到投的过程非常简单。两个方向,一个是做传统的红筹架构,这至少得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得走各种各样的结构搭建。走人民币结构,非常的简单,两三周,看当地的工商配合情况,包括文件准备情况,总体来讲是非常快的,最快可能几天就能够完成,因为国内,无非是签几个投资协议等等。
大家创业去融资,最重要的不是关注执行的时间,而是得关注什么样的机构是靠谱的,什么样的机构会真正的看我们这个行业,会真正的在行业里面做投资,而不是过来了解行业、了解信息的,这个比较重要。找到好的机构,里面找到好的人,不是每个靠谱机构里面的人都非常靠谱。还有一点,不是每个机构所有的人都对每一个领域有研究。怎么找到好机构,找到这个机构里面人又非常好,同时又对行业有深度研究的。比如说找经纬,打电话或者通过朋友找到张颖(音),他没有办法判断,最后还有可能物流找我看一下。找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找真正懂行,不一定要找合伙人,但要找有推动力,对行业有研究,真正执行过比较多投资、有经验的同事,这就够了。其他的信息可以会后再聊。
丁嵩冰:其实我非常想问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看到刘强东在哈佛做演讲,他说投资人的钱是最贵的,如果能借到银行的钱,千万别找投资人,这是在哈佛演讲的原话。您怎么看?
黄云刚:这个问题大家都会问,我自己观点,的确,我非常同意。如果你能够借到钱,而且借到钱又是比较简单的钱,对自己公司又非常有信心,就去借钱,不要找投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股权融资,大家讲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确是最贵的。但是股权融资有一些好处,好处在哪呢?债权融资,再怎么样借到好的钱,都是你的债主,随时都可以要回去的。但股权融资,如果投进来,跟你站在一个船上,一个战线,大家都是股东,大家的利益非常一致,希望公司能够真正的成长。但债权的债主不一定会这么想,如果你没有钱了,发现你资不抵债,马上把钱都撤出去了。VC的好处,我们是投资,占小股,风险承受比较强,真的血本无归,我们也不会说把创始人的房子卖掉清偿我们的投资,也不太会。所以这两个是两码事。
比如说刘强东这种,京东,更加大的公司,已经非常稳健了,对他来讲,现在借钱肯定比融资划算。但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怎么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伙伴不光是提供钱,还提供很多的服务,真正的跟你站在一条线上,天天想着怎么帮你,占小股,这是最近十年发生的,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投了一个公司,投了五百万人民币,天使项目,这个公司投的时候只有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公司还没有成立,他后来做得非常好。
有一天聊天,他也很认可,我说今天的时代是创业者的时代,所有投资人真的给你钱,你是非常幸福的。为什么?今天投你五百万,拿20%的股份,还天天想着怎么帮你介绍人、介绍合作伙伴,你有任何风险我都提示你,最后做成的成果你是80%,而且你自己是不投钱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好的融资环境找VC融资的话,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阶段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应该不一样。如果你很稳健,你的融资成本,股权融资,你觉得不划算的,什么情况不划算?你业务非常稳健,公司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哪怕你借200%的高利贷也可以还得上,这个情况下面,你就开始借。但不能保证高利贷过一个月不抽回去。但是VC就不会。
提问:因为我下一个题目就是互联网+保险,不知道你怎么看。
黄云刚:听了你的分享再讨论,可能你们还是更专业一些,我们有一些思考,希望先听您的分享。有一些问题会后再聊。谢谢!
丁嵩冰:我还想继续问,刘强东说这个话肯定有血泪史的,之前我们也看到,蒙牛的那个老刘。我想问的第二个问题,关于对赌这件事情,您这边做对赌吗?或者怎么看对赌这个事情?
黄云刚:这个问题,只要做投资,大家都会问到,跟创业者谈判过程当中,很多创业者会比较忌讳对赌,一些创业者又比较喜欢对赌。喜欢对赌,要一个非常高的估值,让市场所有人都接受不了,有可能会产生这个机制。
首先经纬的态度,我们一般不支持对赌。但我个人看法,其实对赌没有那么可怕,还是得仔细去思考对赌的好处跟坏处。对赌,通常来讲,大家看到的案例,对赌失败、股份得被迫出售怎么样,公司创始人失去控制权等等,感觉这些案例比较可怕,大家一听“对赌”,感觉很可怕。这个词在英文里面不是对赌,比如说是一个估值的调整机制,类似于这样的话。比如说创始人觉得今年可以做一千万用户,实际上所有人都觉得只可以做一百万用户,这时候要比较高估值的时候,怎么办?这中间得有一个方法解决,这里面可能大家会商量一个估值或者股份的调整机制,这种并不是特别可怕,只要条件不是特别的夸张,对于创业者可以看一下,然后再看一下。至少经纬的角度,我们是不支持对赌的,因为对赌,某种程度上面是对公司不太有利的一种压力。
举一个例子,我们所有的投资都希望健康的成长,所有的KPI都是均衡的、健康的,而不是为了对赌某一个指标倾尽一切。比如说有一个团购公司,为了去追求流水的指标,拼命的砸钱、烧钱。这个对赌,你说对投资人好、不好,对创业者好,不好?其实不是。希望大家投之前,能够谈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向,同时做到的业绩,收入也好、用户数也好、活跃度也好,大家达成共识。实在达不成,差得比较远,大家考虑一下这个方式,但对我们来讲,如果差得特别远,就算了。我个人的回答是说,总结两点,对赌没有那么可怕;第二,经纬一般不对赌。
丁嵩冰:谢谢黄总给我们的分享!我们一会儿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