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地: 目的地: 车辆类型:
出发地: 目的地: 货物类型:
出发地: 目的地:

外媒:油价暴跌迫使中国石油巨头“勒紧裤腰带”

2015-02-04 08:13:46 |  文章来源:

核心提示:外媒:油价暴跌迫使中国石油巨头“勒紧裤腰带”

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消息,外媒近日刊文称,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原油价格一度大幅上涨至接近于历史高点的水平,促使中国的各大国有能源公司押注于油价还将进一步上涨,因此以很高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收购资产,并在国内积极推进新资源的开发活动。

但到目前为止,原油价格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大幅下跌了一半左右,其结果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些国有能源公司正在罕见地“回撤”。

中海油周二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15年中将其资本支出同比削减26%到35%,这是中海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削减资本支出。而根据摩根大通作出的估测,中海油可能面临与其2013年收购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尼克森公司交易有关的逾50亿美元减记。中海油则表示,该公司与Nexen之间的整合正在按原定计划进行,但拒绝就摩根大通作出的这一估测置评。

中石油则承诺将会采取“革命性的措施”来削减成本。与此同时,中石化与加拿大独立石油生产商Talisman Energy合资成立的一家公司则正在英国裁减数百名正式员工和合同工,而且中石化称其想要开发一种3D打印和清洁能源技术来多样化自身业务。

过去十年时间里,中国各大石油公司已经跻身于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发起者之列。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公司已经收购了总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原油和天然气资产。但在今天,来自于中国的资金承诺已不再能得到保证。

“至少就近期而言,原本指望中国投资的富油国和富气国都将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来寻找投资,以便等待油价回弹的时机。”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中国国有能源公司专家Bo Kong说道。

在中国国有能源公司削减支出的同时,亚洲地区的其他一些公司也同样正在“回撤”。举例来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已经发出预警称,该公司将在今年将其资本支出削减两位数;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也表示,该公司可能会将今年的投资最多削减50%。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已在最近几年中为自己建立起了一种名声,现在他已被视为一位锐意进取的海外交易发起者。但是,当傅成玉在上个月初向中石化高层官员发表讲话时,他的言论却显得更加冷静。中石化“必须认识到新常态”,傅成玉当时说道,也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中石化表示,这次会议让公司高管认识到了该公司所面临的“黯淡环境”。

中国石油行业中,很多公司都在去年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以前就已经开始削减支出。但是,原油价格的下跌则加大了中国各大石油公司削减支出的压力。

对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来说,这种挑战“只会随着油价的继续下跌而变得更加严重”,咨询公司FACTS Global Energy的亚洲区副董事长Kang Wu说道。他指出,由于中国的石油公司的“足迹”已经变得国际化,因此全球原油价格波动对其造成的影响现在已变得比以前更大;而与此同时,即将耗尽的国内油田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将会提高。“它们正在准备迎接很可能将变得十分艰难的一年。”他说道。

原油价格下跌已经给这些公司带来了损害。中海油第三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4.6%,而中石油的净利润也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98亿元下降至人民币279亿元。

过去多年中石油一直都在提高支出,但现在该公司已经开始削减支出来为其盈利提供支持,其部分原因是尽管中国的能源需求正在增长,但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则意味着想要满足这种需求所面临的挑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尖锐。

今年1月份,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承诺将采取“革命性的措施”来削减成本。摩根大通分析预测称,今年中石油的资本支出将会减少7%,至人民币2700亿元(约合432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石油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已经加强了支出控制措施,并已“将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到了投资质量和盈利能力上”。

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的这种“回撤”部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去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为7.4%,创下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作出的预测,2015年中国对汽油和柴油等石油产品的需求将增长2.5%,相比之下去年为增长2.7%。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仍将继续增长,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及其增长中的能源需求。油价下跌正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公司受损,而目前整个行业都在关注中国的石油公司是否将会及时展开并购活动。

最近几年中,中国公司一直都在积极地展开海外并购交易,但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的原油生产国相比,这些公司对全球原油供应的贡献仍旧相对较小。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专家Bo Kong说道,其结果是中国公司的举措可能不会对收窄全球原油供需差起到很大影响。

在油价处于高位时的投资“狂欢”意味着,现在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面临着更大的新资产消化压力。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中海油及其董事长王宜林在国内因其收购了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Nexen)而声名鹊起,这桩总额151亿美元的交易是截至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海外能源并购交易。

而在今天,尼克森及其他在过去五年时间里被中海油收购的海外资产则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原油价格已经大幅下跌的形势下就更是如此。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中海油可能因其与尼克森有关的资产组合而面临50亿美元以上的减记。

中海油周二发表声明称,尽管该公司将大幅削减资本支出,但仍可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措施来实现原油产量增长目标。中海油称,该公司计划在2015年中实现4.75亿桶到4.95亿桶油当量的产量目标,相比之下去年的净产量估计为4.32亿桶油当量。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大件物流运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大件物流运输网所有,转载必究。
  • 首页|新闻中心|货源信息|车源信息|物流专线|会员企业|联系我们|车辆定位
  • 中国大件运输物流网 服务热线:15930901951
  • 备案号:冀ICP备09000202号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